close
原本前往蘭嶼一週,回來想寫些風光明媚 ..
不料竟遇上蘭嶼史上最大油污事件,從椰油到紅頭一公里的礁岸..
全遭到大片面積或零星塊狀黑油所污染,其中漁人部落前的泊船區一帶,更成為黑油覆蓋的煉獄。


從7月4日開始,連續幾天前往觀察,就見不到二十幾位海巡官兵在那裡清理,心想這麼少的人力,怎麼清得完那麼大片面積?如果不快點撈起浮油,油污隨著潮浪將會沾黏更多的礁岩,果然不出其料,到5日、6日,一些原本沒事的礁岩,都沾上浮油,官兵只清泊船區的灘地,其他的地區根本不管。



更扯的事,竟然看見官兵沒戴手套,就赤手刮除油污,真不懂為何就不顧這些小兵們的安全,要他們犧牲奉獻救生態,也給他們一些安全裝備。

到了7月6日,環保署長來看一下,告訴居民大自然是最好的清潔工,時間能夠慢慢讓有機的污油分解,話是沒錯,但是偉大的署長啊!不把海上還有的浮油快點吸掉,讓它隨浪到處污染,再用少少的人力刮除,等待自然的分解,這是過去環保宗師說的話嗎?真是一坐官位,腦子也換了。


署長看看就走,隔天村中廣播,招募村民清灘,來了一群老婦人,竟然還有國中生,蘭嶼經濟窮困,大家都想賺一點工資,其實沒什麼不對,但是就是不瞭解為何沒有專業的人力來工作,一定要讓這些未收訓練的人來做。當我看見幾位蘭嶼老婆婆就赤著腳,踏在油污上,為工資一顆顆擦著油污的石頭,簡直要掉出眼淚。真是!什麼世界!


連續四天到礁岸觀看,從20名官兵到50名當地居民,那麼大的區域就這些人,比起阿瑪斯在龍坑造成油污事件,所引發的的報導與搶救行動,在蘭嶼的油污事件中,不僅許多媒體毫不關心,連搶救人力也稀少的可憐。


回到台灣,無法得知那裡最新狀況,但是一想到礁岩上那些辛苦工作又人力稀薄的可憐的人,一想到許多螃蟹貝類黏在濃稠的黑油中,生態浩劫在蘭嶼已經發生,這種油污海岸事件,毀掉不僅是海洋生態,就連和海緊密生活的蘭嶼文化,也會遭到影響。


回程船上,一直想著張國龍對村民說的那句話,大自然是最好的清接工!真是一句夠扯的話,發生污染事件,政府部門流露不甚關心的心態、或馬馬虎虎的作法,當然一切就交給大自然,那麼我們還要政府幹嘛!


蘭嶼岸邊真的有事,希望大家能多關心,別讓因海洋隔離、資訊不足的情形下,就讓政府用交代了事的人力,面對一場巨大的生態浩劫。

救救蘭嶼吧!海的那端,島嶼正受磨難!
引用自 - 漂浪。島嶼
不料竟遇上蘭嶼史上最大油污事件,從椰油到紅頭一公里的礁岸..
全遭到大片面積或零星塊狀黑油所污染,其中漁人部落前的泊船區一帶,更成為黑油覆蓋的煉獄。
從7月4日開始,連續幾天前往觀察,就見不到二十幾位海巡官兵在那裡清理,心想這麼少的人力,怎麼清得完那麼大片面積?如果不快點撈起浮油,油污隨著潮浪將會沾黏更多的礁岩,果然不出其料,到5日、6日,一些原本沒事的礁岩,都沾上浮油,官兵只清泊船區的灘地,其他的地區根本不管。
更扯的事,竟然看見官兵沒戴手套,就赤手刮除油污,真不懂為何就不顧這些小兵們的安全,要他們犧牲奉獻救生態,也給他們一些安全裝備。
到了7月6日,環保署長來看一下,告訴居民大自然是最好的清潔工,時間能夠慢慢讓有機的污油分解,話是沒錯,但是偉大的署長啊!不把海上還有的浮油快點吸掉,讓它隨浪到處污染,再用少少的人力刮除,等待自然的分解,這是過去環保宗師說的話嗎?真是一坐官位,腦子也換了。
署長看看就走,隔天村中廣播,招募村民清灘,來了一群老婦人,竟然還有國中生,蘭嶼經濟窮困,大家都想賺一點工資,其實沒什麼不對,但是就是不瞭解為何沒有專業的人力來工作,一定要讓這些未收訓練的人來做。當我看見幾位蘭嶼老婆婆就赤著腳,踏在油污上,為工資一顆顆擦著油污的石頭,簡直要掉出眼淚。真是!什麼世界!
連續四天到礁岸觀看,從20名官兵到50名當地居民,那麼大的區域就這些人,比起阿瑪斯在龍坑造成油污事件,所引發的的報導與搶救行動,在蘭嶼的油污事件中,不僅許多媒體毫不關心,連搶救人力也稀少的可憐。
回到台灣,無法得知那裡最新狀況,但是一想到礁岩上那些辛苦工作又人力稀薄的可憐的人,一想到許多螃蟹貝類黏在濃稠的黑油中,生態浩劫在蘭嶼已經發生,這種油污海岸事件,毀掉不僅是海洋生態,就連和海緊密生活的蘭嶼文化,也會遭到影響。
回程船上,一直想著張國龍對村民說的那句話,大自然是最好的清接工!真是一句夠扯的話,發生污染事件,政府部門流露不甚關心的心態、或馬馬虎虎的作法,當然一切就交給大自然,那麼我們還要政府幹嘛!
蘭嶼岸邊真的有事,希望大家能多關心,別讓因海洋隔離、資訊不足的情形下,就讓政府用交代了事的人力,面對一場巨大的生態浩劫。
救救蘭嶼吧!海的那端,島嶼正受磨難!
引用自 - 漂浪。島嶼
全站熱搜